身為一位剛起步的創業者,你是否也遇過以下情況——
明明店面剛開幕、生意還不穩定,每個月賺的錢都還填不滿租金,卻收到了國稅局的繳稅通知?又或者,明明整年虧損,還是被要求報稅,讓你滿頭問號?
別擔心,這些都是許多老闆初創階段最常見的困擾。本篇文章將帶你一口氣釐清營業稅與營所稅的差別、了解在「沒賺錢」的狀況下要不要繳稅,以及學會幾種合法節稅方法,幫你省下不必要的稅務負擔!
一、營業稅與營所稅一樣嗎?一次搞懂兩種稅的本質差異
營業稅是什麼?和「賺錢與否」無關
營業稅(俗稱VAT)是針對你「有沒有銷售行為」來課徵的稅,意思是只要你有開立發票、提供商品或服務,就算沒賺錢,還是得繳稅。
常見的營業稅稅率為:
- 一般營業人:5%
- 小規模營業人:1%(需符合條件並申請)
舉例來說,你開了一間手作甜點店,即便材料成本高到讓你月月虧損,只要每月有銷售,仍必須申報並繳交營業稅。
營所稅是什麼?只對「實際利潤」課稅
營利事業所得稅(簡稱營所稅),是針對公司賺的「淨利」課稅。稅率統一為20%。簡單來說:
淨利 = 營收 – 成本 – 費用
如果你一整年下來結算後發現是虧損,恭喜你——雖然辛苦,但至少這筆稅你不用繳。不過,即使沒稅金可繳,還是需要依規定準時報稅喔!
快速對比:營業稅 vs. 營所稅
項目 | 營業稅 | 營所稅 |
---|---|---|
課稅依據 | 銷售行為 | 盈餘淨利 |
稅率 | 5% / 1% | 20% |
是否一定要繳 | 有銷售就要繳 | 有賺錢才繳 |
是否可抵稅 | 可開發票進貨成本可抵 | 不可抵 |
二、開店沒賺錢也要繳稅嗎?兩種情境解析
情境一:只要有營業就得申報營業稅
即便店面處於虧損,只要有開發票、提供商品或服務,就會產生營業稅。稅局關心的不是你有沒有賺,而是「你有沒有賣」。
💡 小提醒:每期營業稅需依規定時間申報,逾期未申報將被處以罰鍰。
情境二:沒賺錢可免繳營所稅,但報稅義務仍在
若你整年度沒有盈餘,營所稅就不需要繳,但仍必須完成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。很多創業者誤以為虧損可以不報稅,這其實是很危險的誤解!
三、營所稅怎麼節稅?合法節稅這樣做,少繳不違法
節稅不代表逃漏稅,而是善用合法方式讓你合理減少稅負,以下是幾種最常見的做法:
確實紀錄費用與成本
將所有與營運相關的支出——如租金、水電費、交通費、進貨費用等,完整列入帳冊。並保留憑證(發票或收據),否則無法列支。
運用「加速折舊」
若購買了大型設備或機器,可依規定使用「加速折舊」,將資產折舊攤提集中在前幾年,降低該年度稅負。
員工福利也是合法費用
包括薪資、勞健保、獎金、進修訓練等支出,都可列為營業費用,不但鼓勵員工,也有助於節稅。
善用公益捐贈扣除額
對政府認可的公益團體進行捐款,可在所得額的10%範圍內列為費用。
帳載虧損可彌補未來盈餘
若你曾申報過虧損,可在未來10年內抵減盈餘,降低應納稅額。
四、案例分析:兩位老闆的稅務實戰分享
案例一:開手作飲品店,靠完整帳務省下大筆稅金
小慧在台中開了一家手搖飲店,第一年幾乎沒獲利。但她在會計師協助下,精準記帳、所有支出皆保留發票,還利用了加速折舊與人員薪資列支,讓第二年即便營收提升,也大幅降低稅負支出。
案例二:小吃店沒報稅被罰,後悔沒先請會計師
阿明剛創業時覺得請會計師太貴,打算自己處理報稅。但他因沒申報營業稅,被國稅局裁罰。之後他找了記帳士,每季定期報稅、帳務整理清楚,才避免重蹈覆轍。
五、節稅這樣做:完整操作步驟一次看懂
如何進行節稅申報?
- 收集所有支出發票:包括進貨、水電、交通、租金等。
- 建立帳務系統:可使用記帳App或請記帳士。
- 每月對帳一次:避免遺漏費用。
- 購買設備時選擇折舊方式:記得報稅時聲明「加速折舊」。
- 固定季度報稅:避免因遲報而被罰。
- 年底前評估盈虧狀況:若預估賺錢,可提前捐款或增加費用以減少盈餘。
常見FAQ:你可能還想知道這些
Q1:我還沒營業,只是設立公司,還要繳稅嗎?
A1:若尚未有銷售行為,不需繳營業稅,但仍需定期零申報以免被罰。
Q2:若我是個人工作室,也要報營所稅嗎?
A2:視你登記方式而定。若你為小規模營業人,適用1%營業稅;若為公司行號則須報營所稅。